教学目标:
1.认识“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检查预习
1.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齐读、生读文)
2、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生: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生:小麻雀掉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3、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
生总结: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而与想吃小麻雀的猎狗,准备搏斗一事。
4.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
“煞、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教师巡视,指导
三、局部深入,一课一得
1.读文
2.整体感知文章:学习4、5自然段,感受母爱
师: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小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师:老麻雀飞下来后,又是怎样做的?
生: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十分焦急
(全体男生读)
生:竖起羽毛
生:做好了准备搏斗的姿势
生:毫无希望,力量过于悬殊
你找到了哪一句?
齐读第一句,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
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谁来演示一下。我们体会一下老麻雀此刻的心情
因此,应该读时稍快,语气加重)
师:“扎煞“是什么意思?
是一般的竖起吗?我们知道鸟雀一般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时也会篷起自己的羽毛,那时的毛一定是十分的坚硬,充满了力量。它扎煞起羽毛说明了什么?
师:但是,老麻雀退缩了吗?逃避了吗?说明了什么?
生:这尖叫是老麻雀竭尽全力发出的,它明知自己不是猎狗的对手,但它仍然决定与猎狗进行搏斗。
师:为什么它又会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生:浑身发抖是因为紧张
因为他们力量悬殊
老麻雀为什么会觉得没有希望?
板书:拯救
老麻雀信念坚定不动摇,宁可牺牲,也要与猎狗展开生死搏斗。(有勇气读好的同学的起来读,找三人以上)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
提示:(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2)猎狗想怎么样?(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四、整体回归,拓展延伸
1、学完课文,你觉得最受感动的是什么?
2.课文写得生动吗?所以我们要有感情地来朗读。现在老师要请一位有信心读好的同学来示范读,配乐朗读
谁能把老麻雀虽然紧张,但又十分坚定的这种复杂的心情读出来。
作者正是要赞颂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母爱(学生读文)
板书设计:
麻雀
小麻雀
救 吃
老麻雀 强大的爱 斗 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