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东区回民小学支部委员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举旗定向的作用。党支部围绕办学“真”理念、增强教师“真”本领、提高学生“真”才学,确立以“红色铸真,‘五融’育人”为党建品牌,通过引领一种文化,将党的活动融入中心工作,保持管理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全体师生的发展动力,促进学校内涵化发展。
一、引领一种文化:让崇真文化强基铸根
学校党支部作为“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领航动力,强势引领学校崇真文化走向纵深:一是发挥党建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引领作用,确保学校办学目的更明确、办学思路更清晰、办学举措更有力;二是发挥党建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思想文化建设作用,确保学校立足有根、发展有魂,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激发广大师生的活力和学校发展的动力。
二、选树两种典型,让求真务实成为典范
学校党支部将选树先进典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塑造两种典型:优秀党员典型、优秀团队典型。把“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议优”作为典型评选标准,通过层层推选,让典型“选得准”;多元培养,让典型“站得高”;立体宣传,让典型“叫得响”;严格考核,让典型“树得牢”。以党员个体的先进示范引领带动党组织群体先进性的飞跃。
三、培植“三真”品格,让培真铸魂成为使命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有真知、有真德、有真能的崇真少年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学校党支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渗透到课程中,在国家课程中,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真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让学生积储真德,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的大德、明辨荣辱的公德、孝老爱亲的美德。在校本课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课,在历练中获得真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四、开展“四锋”评选,让先锋真风采成为榜样
学校党支部注重强化党员教师的先锋意识,通过党员先锋培养带动其他党员。学校以党员先锋、师德先锋、教研先锋、质量先锋做为“四锋”评选载体,提倡党员思想先行,推行示范践行,在政策理论学习、师德示范、专业技能等方面注重引领,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带动力。
五、形成“融合”模式,让真格局推动学校发展
学校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中,将党建工作与实际工作相融合,实现“党建+”的工作新格局。
(一)党建与师德相融合,师德引航有党员
学校党支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核心机构,既要抓好党建的示范引领工作,又要承担师德建设的主体工作,探索“以党建促师德,以师德强党建”的师德与党建融合的工作格局。通过强化党建制度,保障师德教育落地;通过支部理论学习,强化教育引导功能;通过党建活动载体,促进协调激励作用;依托师德工作坊,发挥辐射引领功能。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塑师德”和“强师能”齐抓共管、共融共通的管理新导向。

(二)党建与队建相融合,育人引路有党员
学校将党建和队建活动融合起来,努力回答:“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和“怎样培养合格接班人”这两个问题,在思想引领和活动践行上做到启动红色引擎、释放红色动能、散发红色魅力,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焕发党和队的新貌。通过打造红色阵地、开设红色课堂、开展红色党日、组织红色研学等形式,激发党员、队员继承革命传统的社会责任,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三)党建与教学相融合,专业引领有党员
党建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政治保障和重要理论依据。通过思政课程,党员教师带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党员的思政能力;通过教研、比赛、展示等多种平台,提升团队教研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让党员教师率先给学生上公益社团课,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