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万全区旧堡小学

菁菁校园学校简介

情境下的小学古诗教学

发布时间:2023-11-23 15:26 栏目:学校文章 发布单位:张家口市万全区旧堡小 点击量:723 【公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要素”。这强调了学习任务的载体作用。古诗跳跃性的语言,丰厚的情感意蕴距离当代时间久远,教师想要引导学生理解其语言,体会其情感,就要以任务为载体,创设优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古诗情境中开展语言活动主动建构和运用语言,从而形成“个体化的语言经验”,提升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可使用以下三种策略。

        一、体验活动,构建和谐的人际情境

        为了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让学生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扮演角色。师生共同策划、参与活动,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相媚好”和“醉”这两个关键词传达出的诗情,可设定“人物角色我会演”这一任务:让学生戴上头饰,充当诗中的不同人物角色。学生站在特定角色的角度,就会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精心编织人物之间的对话,从而对诗中的人物形象产生亲切感。随着对文本体验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也进入到沸腾的状态,学生从单纯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走向自然,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古诗是历史人物对生活的反映,是艺术化了的生活。因此,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唤醒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如在学习古诗《咏柳》时,教师可设定“奇思妙想状事物'

这一任务:让学生走进校园、公园,用眼睛观察垂下来的柳条样子,用耳朵聆听春风吹拂柳条发出的声音.再让学生观察微风吹拂下,柳条婀娜多姿的形态美。此时教师辅之以美妙的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闭眼想象。最后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经验,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画面。这样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主动建构和发展语言,从而获得个体的语言积累。

        三、涵泳诵读,设置鲜活的教学情境

        古诗因讲究平仄和对仗,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韵律感。在讲解毛泽东《七律·长征》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设计“难点词语我诵读”的学习任务,重点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诵读“透迤”时指导学生通过语调低沉、语音低缓来体会山的连绵不尽;诵读“磅磺”时,用语调上扬、语音高昂,体会乌蒙山的气势磅磺之感。通过高低音的切换、语音语调的变换,学生不仅能真切体会到两个词语的韵律美、节奏美,而且很快就理解词语的意思。阐释“腾细浪”和“走泥丸”时,仍可以采用这种诵读的方法,读出红军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置身于这样鲜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律诗的结构美、韵律美,而且对诗人情感色彩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细腻。

        以上针对古诗教学提出的三种策略,旨在将认知与情感、学习与审美、教育与文化这几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出来,形成科学而系统的操作机制。如果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形成合力,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而且能让核心素养真正地在课堂中落地。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2025 yun.jyyz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9015584号    冀公网安备 13070202000120号
技术运营支持:智云教育云科技平台运营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139-6868    
实施机构监督方式:投诉电话:0313-8025004    邮箱:zjkjyxxzx@163.com    项目公司举报方式:举报电话:18131328576   邮箱:spv@iskpo.com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万全区旧堡乡旧堡村    联系电话:13103038322     联系邮箱:jbxq4230023@163.com